对精神障碍的认知误区,家属该如何正确照顾患者?
时间:2023-03-14 15:07:51 作者:
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的不同之处在于,患者身在病中意识不到自己有病,因此不能主动就医、拒绝治疗。家属对精神病患者要倍加关怀和照顾,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支持。
此外,精神疾病是易复发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很大的危害,也对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成员,应该掌握一些对患者的护理知识,这样才会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告诉大家精神障碍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01否认心理
精神障碍患者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为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的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否认病人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而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为是“个性问题”或“思想问题”,耽误了冶疗的时机。
02侥幸心理
当患者的言行已表现出明显的异常时,家属才意识到他(她)患了精神病。但是他们在焦虑、不安和恐慌之际,又生怕别人知道家中有人患了精神病,担心患者的婚姻和前途受到影响,所以常常忌讳带患者到医院诊治。更有甚者抱侥幸心理,希望患者能不治自愈。
03自责心理
患者症状加重后,家属已不可能顾及面子,开始懊悔自己的无知延误了治疗,于是迫切请求治疗,以减轻内心的自我责备,但过分的懊悔以及对治疗过于心急,无助于病人的 。
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技巧
01行动关爱,语言简明
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患者看来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忽视他。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如果要向他提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
02加以鼓励,减少争论
不论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应加以鼓励,借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尽量减少抱怨和责备。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
03培养兴趣
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于精神障碍的治疗必须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否则会使症状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和复发机会,增加自杀危险性,导致社会功能减退。
家庭照顾应减少哪些误区
01患者自己保管药物
药物应由家属保管,并且应该定期清点,听从医生的指导,妥善看管和照顾患者,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以防止病人自行减药或加药。若发现病情复发症状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以进行更好地改善治疗方案。
02不让患者参加任何劳动
精神障碍患者和其他疾病一样需要长期休息和照顾,所以不让其从事任何的劳动,这样反而会加重患者的惰性,使得患者的有些症状迁延不愈,社会功能下降,加快了精神衰退的进程。此外,由于患者无所事事,整日沉迷于幻想,会导致生活及思想完全脱离现实,以致引发幻想和妄想,进而导致病情复发。
03过于溺爱或者放任不管
有的家属认为,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所以对病人有求必应,百般呵护,甚至放纵其不良行为,任其无理取闹,从而导致了患者丧失是非分辨能力,自我控制力进一步削弱。有的家属对病人厌恶,甚至辱骂,嫌弃,使患者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甚至悲观绝望发生自杀,或导致病情反复、迁延不愈。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提醒大家:患者家属要督促和监督病人不要喝酒、少喝咖啡、少抽烟,防止诱发病情复发。